商品推广内容创作方向及规则指南
一、 更受视频号用户喜爱的商品推广内容
受视频号用户喜爱的内容在视频互动的各项数据上表现更好,有可能获得更好的推荐分发及更高的商品转化效率。
商品推广内容,既包含带商品组件的内容,也包含无商品组件内容,但目的是通过和商品有关的视频内容,或者视频内容带直播icon来进行商品分享、推广、售卖的内容。
1. 商品展示比例合理
商品介绍建议与视频内剧情、教程或生活记录等内容合理分配比例,给用户提供足够的观看价值,这样的内容更受到用户喜爱。商品展示比例占视频总时长过高,可能会引起用户反感,导致各项互动数据降低,进而影响视频的推荐分发。
2.种草和内容价值高
- 原创真实,画质清晰完整,BGM有带入感,有必要的配音和字幕;
- 商品与内容风格契合,结合自然;
- 真人出境+真实场景:建立信任感和带入感,可结合用户痛点场景分享商品;
- 真诚分享商品信息:清晰传达商品价值点,例如从外观、使用效果展示、使用感受反馈等多个方面进行讲解,加深用户对商品的了解;
- 有价值的商品信息:通过相关领域经验知识自然的展示商品价值和卖点,如:真实测评、文化特色、选购指南、经验心得、行业知识、历史背景等。
3.常见行业赛道带商品视频优质案例
二、 不易被视频号用户喜欢的商品推广内容
这部分内容可能不会被平台认定为违规内容,但由于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,可能导致完播、互动等用户数据消费欠佳,难以获得更大的流量推荐。
1. 视频内商品展示内容占比过高:
视频内容绝大部分是商品展示,商品展示内容占视频总时长比例过高,只进行商品产地、外观、材质和使用方法的简单介绍,未能给用户提供例如信息科普、穿搭分享、食谱教学或幽默娱乐等有吸引力的内容,使用户觉得枯燥乏味;
用户更喜爱除商品展示外,还具有内容观看价值的作品。
2. 素材搬运非真实体验:
- 利用多段明显的新闻素材或其他网络素材、商品素材拼接成内容,能明显看出视频非账号本人创作或拍摄,和账号平时创作的视频画风有较大差别;
- 使用其他非视频号平台的视频、直播或者用名人演讲素材素材进行剪辑,及对这类素材中的品牌商标、字幕等进行打码遮挡后,对售卖的商品进行引流的内容;
- 把个人形象抠图拼接在其他人售卖商品的视频上来卖货;
类似内容会降低用户信任感,使用户怀疑视频内容及商品体验的真实性,影响观感。用户更喜爱通过真实的使用体验对商品进行介绍的内容。
3. 购买引导过于生硬:
- 视频中突出显示商品价格、商家地址或满减、优惠券、打折、捡漏等其他营销信息,让用户感到被强行推销;
- 引导用户至视频号外线上或线下非官方渠道进行购买消费,有明显的购买路径;
- 视频中画面全程有贴片的logo或品牌名称,影响用户观感;
- 采用读稿方式售卖商品:逐字朗读准备好的文字内容进行售卖,出镜人目光呆滞、语气平淡,视频生硬、缺乏互动感。
用户更喜爱通过生动有趣的知识,对商品进行种草,进而自然进行购买的内容,而非强行进行推销。
三、常见违规内容
短视频带商品分享信息的,均会进行动态审核,以下为内容较容易违规的常见问题,当短视频违规,发布者会在视频号私信中受到【作品优化建议】。更多违规案例可以查看: 视频号常见违规内容概览
1.箭头引导购买影响观感
- 【不通过原因】发表的商品视频中用箭头、文字等形式引导点击商品或购买,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。
- 【详细解读】出现箭头引导购买,只出现箭头/圈圈/感叹号,没看出来什么作用;或在链接处出现引导购买词汇。
- 【延伸场景】字幕弄成圆圈放在商品链接处;引导领取礼包、引导进直播间、引导进小游戏、引导点链接的箭头均不能通过审核。
2.商品和视频内容无相关性,属性相斥生拼硬凑
- 【不通过原因】视频(商品内容)与链接商品不一致或无相关性。
- 【详情解读】视频内容、视频商品、链接商品三者需要有一致性。具体体现在视频内容与出现的商品衔接自然,视频中的商品与视频带的链接里的商品在品牌、外观、规格上均需一致。
- 【延伸场景】举例视频讲化妆技巧可以带化妆品的分享链接,但不能带货饮料、电子产品或其它不相关商品。
3. 虚假宣传营销
3.1 销售数据无法证实
- 【详情解读】不得使用无法验证真实性的销售数据描述,发布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夸大对商品销量、好评率、回购率的夸大描述。
3.2 限购限时限量无法证实
- 【详情解读】发布内容不得提到商品需在指定时间购买,无法证实真伪、提及具体抢购数量、不得使用“在一定时间内才可享受相关价格或者活动权益”来诱导用户购买商品,例如:最后三天、仅限/只限一天 、免费试喝仅剩一天、限时xx日-xx日购买、前两个小时到手价,最后500件、只有两千单、前100名立减30元等。
3.3 利用违规身份营销
- 【详细解读】商品介绍中使用了权威人士或权威机构的名义,但无法证实真实性,可能误导用户或侵犯他人权益。
- 未提供对应资质或授权就以科研单位、学术机构、行业内权威人士、知名学者、专家、主持人、研发人员、医师、药师、临床营养师等名义或形象推广商品。
- 无资质穿着特定服装、假装权威人员暗示对应商品具有特定疗效,误导用户、以及未经授权以专家名义、形象或利用专家过往发言推广商品。
3.4 宣传价格低于实际价格
- 【详细解读】视频中提到的商品价格与实际链接中的价格不一致,例如:一元购、夺宝、众筹,提及赠品但实际无赠品。
3.5 效果保证性承诺
- 【详细解读】明示或暗示有效果;夸大产品功效;部分行业商品的产品效果对比,存在恶意贬低他人商品。产品前后效果对比包括同一个人和不同受益人之间的对比。直接宣称能治疗某类疾病或以病症暗示治疗疗效的产品,均认定为疗效营销;涉及通过最高级/专业背书来夸大产品功效,均认定为夸大营销。
4.内容信息量低、视频制作缺陷、低成本读稿售卖商品
- 【不通过理由】内容信息量低,视频由单张图片/多张图片轮播生成、无解读;视频画面出现文字过多过大,遮挡住视频/图片画面;视频通过低成本读稿售卖商品。
- 【详情解读】简单无信息量图片轮播,无配音解读或多张图文结合展示;随拍+鸡汤/不强相关文字;画面文字相关但文字占比过多影响观感;画面、声音卡顿/中断/缺失、视频长时间黑屏;配音对不上口型、声音与画面/字幕不相关、画面字幕颠倒/重叠等;视频制作以低成本读稿售卖商品为主。
- 【延伸场景】以下场景同样不支持加热推广:利用文字叙事单张/多张图片、虚拟图片配合粗糙的动画场景、多张历史猎奇图片的轮播、1-2张自拍/聊天记录;明星名人图片轮播(非官方账号);视频文字挡住人脸的视频;书籍截图、小学生作文等满屏文字图片轮播;随拍视频/图片或堆叠鸡汤类文字。
5.特定场景擦边暗示、影视综小剧场封面、开头博眼球内容
- 【不通过理由】视频封面、视频文案、内容出现暗示擦边低俗信息;视频开头出现暴力血腥、违背公序良俗内容,影响用户观看体验。
- 【详细解读】视频封面、视频文案、内容出现暗示擦边动作/声音/文字,传递低俗信息;封面/开头前5s出现暴力血腥、家暴、出轨偷情、性侵犯、言语辱骂等违背公序良俗内容。
- 【延伸场景】封面刻意擦边或出现暗示性画面需要管;性知识介绍,引用性行为相关词汇引人浮想联翩的低俗段子需要管控。
6. 引流到视频号外
6.1 视频出现联系方式风险不可控
- 【详情解读】作品中出现但不限于电话号码、二维码等可能会对用户安全存在风险不可控的行为;视频标题、头像明显或隐晦带有联系方式,以及视频内容中出现过联系方式均不能通过审核。
6.2 外部平台导流
- 【详情解读】明确提及其他平台账号信息、引导去其他平台搜索/观看、包含其他平台链接或二维码、提及其他平台同款商品等。出现外部平台搜索框/视频文字引流时长超4s;非官方账号出现非视频号ID/昵称需管控。
7.商品信息不规范
- 【不通过原因解读】商品信息出现限时限购、出现联系方式、过时效、引人不适等商品信息不规范内容。
- 【详细解读】商品链接标题 +商品图片出现具体时间限制,具体数量限制;商品图片出现二维码或者引人不适图片等不规范信息。
- 【延伸场景】 商品包装上自带的二维码/销量/电话号码均不管控;
8.宣传伪科学、风水运势、违背自然规律
- 【不通过原因】未经科学证实的知识、技巧;主旨宣扬邪教和封建迷信。
- 【详情解读】1)存在通过改变风水来改变运势的观点,未被现代科学验证;2)提及尚未被现代科学证实的现象、方法、观点;3)违背自然规律,超出自然科学范畴,封建迷信:明确涉及请神降仙、通于神灵、驱鬼招魂、发愿治病、测字算命、相术算命、勘察风水、改善风水命运等利用封建迷信原理、无科学依据可解释的;宗教:涉及宗教器具、音乐、形象聚焦展示宣传。
9.内容引人不适、猎奇,比如挤痘痘、去脚皮视频;
- 【不通过原因】视频画面引人不适。
- 【详情解读】展示的疑似分泌物/排泄物/代谢物等画面可能引起部分用户不适;画面出现相对小或有孔洞事物密集排列的画面;展示的动物可能引起部分用户不适;人不适的厨余垃圾/食物残渣; 宰杀动物场景,引起部分用户不适;展示或食用让人产生不适的食材。
10.无授权情况下使用公众人物形象推荐、售卖商品;
- 【不通过原因】未经名人授权情况下使用名人肖像进行商业行为。
- 【详情解读】1、使用名人人脸,以该名人名义进行营销商品/推广服务。2、使用AI生成、配音已逝名人视频。3、AI改变影视剧台词,合成营销商品/服务的内容。